2009-05-14

什么是行为偏好的稳定性?

一个人在饿的时候和在不饿的时候,对一顿饭和一张电影票的偏好次序完全是可以不同的;一个人在火车上被骗子骗过一次,第二次用同样的伎俩他一般不会再上当。作为心理学分支的行为学理论早就知道人的决策会随着情况改变而发生变化。

在行为学中,所谓【行为偏好的稳定性】,绝对不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同一选择集合的偏好次序都一样或者变化很缓慢。在特定情况出现的时候具体偏好次序完全可能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例如你突然被人打劫捅了一刀之后,你对医疗救助的偏好就会突然大幅度增强。

行为学中所说的偏好的稳定性,是指人自身的状态和所处环境的状态的相关参数都被考虑在内之后,人的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偏好。这里考虑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你统计一个人【在一个小时内做出吃饭的行为决策】和【在此之前连续饿肚子的时间】这两个因素,你肯定会发现二者一般有统计上显著的相关性。当然,这种相关性显然并没有强烈到绝对的程度,因为影响人是否做出吃饭决策的因素不仅仅是饿肚子时间。但行为学假定这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所有相关的因素都考虑进来。如果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影响其决策的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是否有正在忙于处理的事情、是否是睡觉时间、上顿饭是否吃得太饱、上顿饭吃的东西是否不好消化、是不是食堂没有开门等等。这些相关因素的参数集越恰当越详细,人的行为决策与这个参数集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强。我们当然不可能把一个人自身的状态和所处环境的状态彻底参数化,也不可能对同一个人做两次精确相同的实验(至少他的记忆会有所不同,他可能根据第一次的经验改变第二次的决策,除非我们有办法给他洗脑却不引起其他的变化),但这正如我们做物理实验一样,事实上我们也从来不可能精确重复物理实验的条件,但只要能够把跟试验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都找到并参数化,就可以在统计意义上可靠的重复试验结果。

深究人类偏好的具体细节,或者深究具体什么试验才能获取人类的某些偏好的属性的具体细节,对于仅仅想要理解行为偏好的原理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必要。理解行为偏好理论,只需要了解一件事:人的行为决策不是完全随机的,一个人某个时刻对当时所面临的选择集的偏好次序,跟这个人自身的状态参数以及他所处的环境状态参数密切相关。

其实根据我们的常识,上述这件事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行为决策肯定不是完全随机的,甚至包括那些无意识的决策(例如走路的时候先迈出那只脚)。出门走路一般不是布朗运动,上饭店吃饭一般不是随机点菜,到了商场一般不是随机购物,做手术一般不会随机下刀……就算上述过程全都是完全随机的,至少我们还没有随机地不加区分地对待走路、吃饭、购物、手术等等这些不同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任何行为决策都是随机的,根据常识稍稍想一想,就应该想象得出这种人基本上没法生存。这就是行为偏好理论里面所谓的“偏好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根本就不是指人的偏好对时间的稳定。

假设描述一个人自身的完整状态参数为i,描述这个人所处环境的完整状态参数是e,而当前所面临的选择集合是C,那么偏好理论假定人的行为决策d(d属于C)是(i,e)的偏好函数:d=P(i,e)(其实当前选择集C也是i,e的函数),所谓的偏好的稳定性就是指d与(i,e)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而不是d对时间t的稳定性(虽然i,e都是t的函数)。由于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得到描述人的状态和环境状态的完整信息(i,e),只能得到关于它的不完全信息(i',e')。这样,人的行为决策d(甚至d和C的信息都可能并不完全)跟(i',e')之间就至多具有一定的统计相关性。虽然我们只能得到这种统计上的相关性,但这已经表明偏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了。有了这种相对的稳定性,以行为学为基础的经济学就可以建立。

我这里所说的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表明对人类行为细节的深究是不必要的,这当然很重要,具体的经济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这种深入的研究之上。但对于理解行为经济学的一般性理论,知道上面这些就可以了。我这里提到模型事实上并不粗糙,只是太抽象。行为学的实验事实上是试图通过实验得出函数P的具体形式。但即便没有P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建立一个抽象的一般性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正如在不知道Hamiltonian具体形式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分析经典力学系统的一般性质一样。这里,Hamilton力学在Hamiltonian未知的情况下,并不是不精确,而是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