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概念的意义

良忠:

请问晃君,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意义能脱离于语言,那么为什么不抛开语言而只留下意义?
您说的“你可以通过创建不同的语言,给任何字符串赋予任何原来没有想到过的意义。”这我是认同的,但我想知道,这其中的意义(语义)是如何建立的?也就是不同的语言之间,翻译何以可能?


荒唐:

我个人的观点,现想现卖:

先澄清一下,我这里说的〔意义〕不是〔人生的意义〕中的那个〔意义〕,而是〔概念的意义〕中的〔意义〕。

我认为意义就是概念到对象之间的映射(概念本身也是对象,因此可以有映射到概念的概念)。

我不知道维特根斯坦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如果离开概念,当然谈不上概念到对象之间的映射,意义于是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生活在经验世界中的人来说,最基本的经验直接来自于感官感受,于是最基本的概念也就是那些直接映射到感官感受的概念,例如冷热。基本的概念在脑袋里面所构成的概念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概念所对应的经验世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反映一般是不完整的。真实世界的对象拥有丰富的属性和关系,而我们的脑袋只能存贮那些我们发现并掌握了的属性和关系。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个已经存在与大脑中的概念,也会不断增加其属性和关系,但一般无法做到穷尽。

于是,我们的脑袋中的概念网络,构成了一个描述经验世界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但一般不完善,还会包含大量错误和含糊不清的概念和关系。这个模型中的概念,有些直接映射到感官感受,因此具有最基本的意义(如冷热),另外一些则映射到其他概念上,于是也具有了相对抽象的意义。

语言之间的翻译,其实取决于每个人感受到的经验世界的相似性。没有必要去信仰存在一个〔外部的经验世界〕,但可以根据我们自身的经验来判断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经验世界之间强烈的相似性。正是由于这种相似性,使得任何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可能,也使得翻译变成可能。

由于每个人经历差异以及感官机能的差异,即便存在一个客观唯一的外部的经验世界,脑袋里面对这个经验世界建立的模型也还是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最简单的差别如色盲和非色盲对颜色的感受,复杂的差别包括世界观的差别。这些差别都会导致交流和翻译的困难。不过这些差别并不会导致逻辑矛盾,原则上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是可以通过沟通达成一致的。例如,A所了解的某个概念x在B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精确的对应概念。此时如果在B的知识体系中随便找一个接近的概念y作为x的翻译,那么就很可能遇到一些误解。B为了正确的将A的x翻译为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必须设法在自己的概念网络中为x寻找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不位于任何原有的概念节点上,只是设法将x与自己原有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建立合适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翻译的时候,不同语言的词汇之间往往是多对多而不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的原因。

数学和逻辑上,一个形式系统A的语义是通过找到一个满足形式系统的模型M(千万注意这个数学中的模型跟前面所提到的经验世界的模型是不同的概念,见注释)来赋予的。语义事实上就是从A中的概念到M中的对象的映射。这个映射确保在映射之后A中的公理会被M的对象所完全满足。事实上,凡是能够被清晰刻画出来的模型M,其本身也是个形式系统,这个形式系统中的概念在我们这里叫做〔对象〕。M必须不弱于A,也就是说M必须蕴含A对概念所给出的全部限制。所以,M中的对象的特性被刻画得比A中相应的概念更精细,A的概念可能无法穷尽M中相应对象的属性和关系。这跟前面提到的经验世界模型的情况类似,但有关经验世界的概念模型是无法穷尽经验世界对象的属性和关系的,而数学中的形式系统却有时候可以穷尽其模型中的关系,这样的系统被称为完备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得是牛逼到足以蕴含Peano公理系统的数学系统都是不完备的)。

注释:数学中的模型(这是个术语)和模型所满足的形式系统之间的关系,跟经验模型与经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颠倒的。经验模型地位上相当于数学上的形式系统,而经验世界则相当于数学上满足那个形式系统的模型。因为经验模型中最基本概念的意义由经验世界中的对应对象所赋予,而形式系统中概念的意义则由满足形式系统的模型中的相应对象所赋予。所以两个〔模型〕的意思有很大差别,不要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