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情感的产生机制

情感(例如喜怒哀乐)和欲望事实上为所有有智力的生物的行为提供了动机。如果没有任何情感和欲望,动物也就没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动机,只会等死了。每一种情感,例如喜怒哀乐,都是跟欲望直接相关的。欲望,例如食欲、性欲、生存欲、趋利避害的欲望等,被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有快乐的情绪,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有痛苦的情绪,等等。我并不清楚人身体中欲望形成的具体机制,例如内啡肽多巴胺之类的物质作用在神经系统上的方式,但我知道这些欲望对人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当你做了满足某些欲望的事情,就会受到自己身体的奖励,否则受到惩罚。我也并不知道如何给出人类原始欲望的完整列表,因为这些必然涉及到最深层的行为动机,而这不总是容易分析。

情感和欲望的产生根源在于生物的原始欲望,这种原始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固件”,并不是经过后天训练而习得的。但这种“原始欲望”,或者叫做本能欲望,是动物演化过程中由物竞天择的过程中建立的。那些生来缺乏必要的原始欲望发生机制的个体,更容易由于缺乏必要的生存行为的动机而被物竞天择所淘汰。而且生存所必须的那些原始欲望未必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的变迁,什么样的原始欲望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也可能会随之发生演变。

动物由物竞天择过程形成的与生俱来的原始欲望,并非只形成了一种,而是形成了许多有一定独立性的多种欲望。有时候会出现满足一种欲望就不得不抑制另一种欲望的情况,这就是欲望之间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有一种仲裁机制,根据这些欲望刺激的相对强弱做出仲裁,确定当前情况下优先满足那一种欲望。并没有那一种欲望具有绝对的优先权,仲裁是随着身心状态和环境的改变而随时调整的。困饿交加的时候,到底先睡觉还是先吃东西,就是这样的抉择,这种抉择是根据当前困倦和饥饿的程度进行仲裁的。这种仲裁机制也应该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原始欲望及其仲裁机制,就构成了动物体内与生俱来的奖惩系统。这个奖惩系统不断驱使动物做出各种行动去满足它,不断组织动物做出抑制它的行为,这就是动物行为动机的根本来源。动物通过做出行动来满足原始欲望,有些很直接,有些则相对复杂。通过复杂的过程间接地满足欲望所需要的能力就是智力。智力仅仅是受欲望驱使的工具,单纯的智力本身并不具备任何行为动机,因此并不会主动做任何事情。所以,在最根本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理智战胜情感”这种事,只有“一种情感战胜另一种情感”,单纯的“理智”自身,根本就没有任何行为动机,只有受欲望驱使的时候,理智才会开始工作。当然,日常语言中“理智”的含义本身就并不单纯,其中已经包含了某些欲望。

有了与生俱来的原始欲望,也使后天的教育成为可能。人类的后天的教育事实上跟巴甫洛夫训练狗没有大的区别,都是通过奖惩已经形成的欲望并反复强化这种奖惩来达到目的。刚生下来的孩子,没有任何社会的价值观,只知道用最直接的方式试图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说它的价值观就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父母的工作就是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判断,在孩子做出那些他们所不希望的事情的时候,就惩罚,反之则奖励。在教育过程中的训练方式在神经网络训练理论中有个名字:“Supervised learning”,有指导的学习。这种训练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压抑原始欲望,而是让欲望的表达方式变得间接,例如让孩子学会通过满足他人的欲望获得回报而满足自身欲望,或者学会通过一些创造活动制造满足自身欲望的产品等等,其中许多间接满足欲望的过程可能异常复杂,这就需要高超的智力。当一种间接表达欲望的方式不断被有知道的学习过程所强化,就会建立新的反射。例如某些枯燥的工作,本来并不直接满足小孩子的任何欲望,但当小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得到奖励(欲望满足),他就会给这种行为和欲望满足之间建立反射,这种反射的表现就是一种后天建立的新的欲望,让它喜欢上使它得到奖励的工作,也就是人为给它建立了一种对这种工作喜爱的情感。于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多种新的欲望和情感会被这样建立,包括亲人友人爱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的欲望和情感,有些后天建立的欲望甚至可以被不断强化(这个强化可能是有指导的学习过程,也可能是无指导的自发学习过程)到超过原始生存欲望的程度,这是牺牲行为的产生机制,例如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自己。

上述过程,在神经网络的学习理论中都可以得到相当清楚的解释。动物所具有的天然奖惩机制(原始欲望系统),可能跟一些诸如内啡肽一样的化学物质(跟某些毒品的成分和功能很相似)有关,这些机制实现了神经网络中连接调整方案的判决,判决什么情况下一个反馈回路应该被增强,什么情况下应该被削弱。

人类的价值观体系、道德标准的传承,是基于人类生物属性中的上述机制,通过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学习训练,后天赋予人类个体的。而价值观体系、道德标准的形成,则是所有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长期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没有绝对意义。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暂时到此为止不再深入了。